重生后我并不想弥补遗憾

第一章:曾经


    秋天!
    新城!
    这座南方的城市,几乎没有冬天这个概念。
    往年的十月,这个时候市民大概会收到市政府发来的温馨短信。提醒广大市民。天气炎热,注意预防中暑。
    然而今年的10月,意外地遇到了一场冷空气南袭。
    十一国庆长假刚过,刘北川居然在新城街头看到有人穿上了羽绒服。
    六点,这个时候是下班的高峰,七号线转四号线,地铁四号线是新城最拥挤的地铁线,几乎没有之一。换乘的时候能把刘北川这个170斤的大汉挤得脚不沾地。
    四号地铁的终点连着香江口岸,不少做香江代购生意的人也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,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,而他们上车的地方,又是起点站,占据了最好的地方。
    刘北川每次都宁愿都走一点路,挤到地铁的前末两节车厢,相对而言多多少少会松散一些。
    新城地铁前后两节车厢排队区域。相对其他的车厢而言,很狭窄。
    因为那里一般设有工作人员的休息室。
    再加上楼梯又设在地铁的中间。走过去都有那么一段距离,何况是挤过去。
    工作了一天的疲惫身体,再也没有多余的体力来消耗。但是对于刘北川这个有一点点洁癖的人,和人无缝的紧贴在一起,张嘴就能闻到别人身上的体味,是一件很难让人忍受的事情。
    刘北川的通勤时间在一个小时,几乎都在地铁上。租住的城中村离地铁站也就几百米,下了地铁就是公司所在的写字楼。
    所以刘百川算了一下,每天他有两个小时在地铁上度过,不算加班一个月也有二十二天,也就说他每个月要在地铁上最少度过四十四个小时。
    而作为广告公司的设计狗,周末加个班是最正常不过的了。那差不多就是两天两夜。
    仔细想想,还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。
    一个月总共30天,仅仅是坐地铁就占据了其中的1/15。
    这么一算,刘北川又想到了自己的钱包。一个月的工资总共就那么万把块钱,每天的通勤费用来回也要十几块钱。一年也是好几千。
    搁几年前,就是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了。
    想着这些有的没的,打发在地铁上的无聊时光。年轻的城市里,地铁载着满车厢疲惫的年轻人快速而又平稳的前进。
    走出地铁站。刘北川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。朝霞而去,戴月归来。社畜的人生里,也就早上上下地铁的那几分钟能享受到阳光。
    还没有走几步,就感受到了口袋里手机的震动。刘北川看了看来电显示,一点都不想接。
    “喂”
    “在听呢!”
    “下午给你打好几个电话,怎么都没有接?”
    “手里事情多,忙的要死,没有时间看手机。”
    “......”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,转移了话题。“国庆节不是让你回来一趟的吗?”
    “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干嘛的,节假日的时候,能有我休息的吗?”刘北川语气带有那么一丝丝的不耐烦。
    作为专门做线下活动的广告公司,没有几个项目落地的时候是在正常的工作日进行的。
    几乎全部都是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。当然也不是每个节假日都这样,比如这次的国庆节,其实就屁事都没有,刘北川只是不想回去,而且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回去了。
    几年来着?似乎从大学起,就没有回去过。
    “再忙...你也要注意休息啊。”电话那头的语气似乎弱了一些。
    “知道了!你......还有什么事情吗?”
    “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吗?反正我们不给你打,你是从来不会给我们打的。”
    “直接说重点吧,你们也不像是没事会给我打电话的人。”
    “......”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响,刘北川能清晰的听到对面的吸气声。
    “今年过年能回家吧?”
    “不能。”
    “......,你二姐明年正月初结婚,你大姐结婚,你都没有回来。而且年底的时候,你爷爷八十大寿。我和你几个叔伯姑姑商量了一下,这次要办一个寿宴。说好了各家到时候能回来的要回来,不能回来的也要回来。到时候连你在国外读书的周佳表姐也要回来。”
    虽然有不少的地方习俗是正月十五之前不能办婚礼,但那一般是按照古历。
    刘北川老家没有这样的习俗,反而认为正月初三到十五都是结婚的大好日子,这也就是近些年政府大力整治乱摆酒席的陋习,这要在前些年,吃酒席能从过小年吃到腊月二十九,抬过年,从初三吃到正月十五,家里都不用开火。
    而且有时候一天要好几家摆酒的,家里几口人还要分头行动去吃。
    电话那头是刘北川的老父亲刘金武,刘金武兄弟姊妹五人,上有一哥一姐,下有一弟一妹。刘金武排行老三,大姐嫁给了隔壁村的周家。生了个有出息的女儿周佳,长得漂亮,会读书。
    而且不是一般的会读书,这么说吧,当年她高考的时候,分数是够清华北大的。
    但是当年那所乡镇级高中,还从来没有出过清华北大的学生。所以虽然预估完分数之后,感觉自己是能报考清华北大的,可是上到老师,下到家长,都不敢冒险一搏。最后选择了人大,硕士又考到了国防科技大学,毕业后选择了去国外继续深造。
    算是这一大家子里面第三代最有出息的人,所以常常也被拿来作为榜样表率作用。就比如这一次,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,连你表姐那么有出息的人都回来了,你有什么资格不回来?
    刘北川没有理这个茬。只是关心的问了一句:“爷爷奶奶身体还好不?”
    “你爷爷身体硬朗的很,都说活过100岁没有任何问题。只是你奶奶,年轻的时候,事情做重了,亏了身体。这几年老的厉害。”
    刘北川的奶奶还要比爷爷年轻好几岁,但是身体却没有爷爷硬朗。这其中有好几个原因。
    第一个就是像父亲说的那样,奶奶年轻的时候,做的重活累活太多,前几年六七十岁了都还跑去给人家做小工。年轻的时候没什么,但是终究亏了身体。
    刘北川的爷爷是一个老文人,干的是拿笔杆子的活。当然并不是说他没有做农活和重活,只是相当于奶奶来说少了很多。
    年轻的时候,给村里当会计。清明节和中元节的时候,给人写包袱(以前给逝去的先人烧的冥钱,铜钱纸外面包着白纸,白纸上面写着祭文,比起现在拿86版《西游记》里面的玉皇大帝头像印的冥币有诚意的多)。
    过年的时候,还能给人家写对联。在那个文盲遍地的时代,靠着笔杆子。也算养活了五个孩子。当然也因为这笔杆子吃了不少苦头,也就不多提了。
    第二个原因就是爷爷性格很好。这里的性格好,并不是单指他的脾气好。而是做什么事情都不急不躁。一日三餐,每餐二两小酒。这大概就是他健康长寿的最大秘诀。说起来容易,要做到什么事情都不急不躁,其实是最大的不容易。
    “到时候再看吧,我真不一定有时间回去。年底公司的项目都是年会,排到28、29落地的都有。如果我不能回去,给你转两千块钱。你转给爷爷奶奶1000,让他们买点好吃好喝的。另外那1000块钱。刘西颖结婚的时候,当我随礼了。”
    其实也没有刘北川说的那么夸张,广告公司虽然忙,基本上每年在过小年的前后也就放假了,甚至比一般公司放的要早。
    “你婚都没有结,要你随什么礼?这次要你回来,也是你妈给你相了一门亲事,本来国庆节安排你跟人家女孩子见面的,年底的时候,怎么也要回来见一见。小川......”
    “还有其他的事没?没有我就挂了,在加班呢,手里的事情多。”刘北川毫不犹豫的打断了父亲。
    刚说完,旁边的黑车师傅叫到:“富士康北门,上车就走。”
    “......”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。
    “嗯...挂了!”
    挂了电话,刘北川轻呼了一口气。每次接到家里的电话,都莫名感到烦躁。
    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dongkeji.net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dongkej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