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相守

第十一章后续


    这千瀑苑混乱了好一阵子,宫人来来往往,面上都挂着急切。
    千瀑苑中有总管,是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太监,脸色惨白,两股战战,几乎站都站不稳,但也还是知道轻重,勉强支撑着指挥会水的小太监入潭相救。
    幸好当年千瀑苑初建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安全问题,挑选到这边值守的太监宫女或多或少都会水,甚至连溺水救助的法子也粗粗学了一些。
    赶紧赶慢过了约莫半刻钟,下水的太监才将齐暄和穆谙棋从小潭中捞了起来,拍背催吐,又稍稍处理了一番才将人送到了千瀑苑附近距离最近的宫苑,当然宫人中也有机灵的,一看事情不对劲就往太医院寻太医去了。
    待到一切都安静下来,被人遗忘了的沈澜才从角落里走出来,他来到小潭边上,视线在潭水中梭巡。但除了那一波又一波尚未平息的涟漪外,什么也没有。
    “那假山上呢。”
    沈澜抬眼看向假山上,正见那红嘴白毛的小鸟站在一处梳理身上有些蓬乱的毛羽,正仔仔细细地打量着,那鸟儿敏锐地伸直了小小的脑袋,往他这边看来。
    那古溜溜的小眼睛无辜地看了他一阵子,便又不在意地低头,继续梳理自己的毛羽。
    “卫东呢?”
    沈澜转身,看着牧叶,不见自己的另一个内侍,问。
    对于答案,他似乎在意,但又似乎并不放在心上。
    “他从水中起来就随着三殿下走了。”
    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,牧叶对沈澜的态度总会变得随意一些。
    “是么?既如此,我们也去吧。”
    他对着牧叶点点头,抬脚便走。
    牧叶神色不变,跟着沈澜就走。
    假山上的那小鸟总算将身上被弄乱的毛羽梳理整齐,抬头看见那两个人类的背影,看着他们消失在路的转角,歪了歪脑袋。
    人类之间的纷纷扰扰,争争斗斗,它或许懂,也或许不懂,但这些都与它无关。
    它满意地看着身上整整齐齐的毛羽,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影子,转身飞走。
    沈澜和牧叶耽搁了这么一会儿,故而当他们到了那名为听雨轩的小宫殿时,太医院的太医已经在替齐暄和穆谙棋两人诊脉了。
    沈澜见了殿中的情形,眼珠一转,领着牧叶就站到了角落里,并不惊动任何人。
    卫东并没有注意到沈澜的到来,只沉着一张脸半湿着发到处搭手帮忙。
    沈澜到了没多久,端妃娘娘就领着人急步进了殿中。殿中霎时就静了下来,接着便是问安见礼的声音。
    端妃毫不理会,只径直转到榻前,坐在早早空出来的位置上,手搭在齐暄头上,摸着他半湿的头发,盯着那阖目静听脉音的太医。
    太医并不抬头,仔仔细细听完了脉音,辨出脉相,这才睁开眼来。
    他也不看端妃,眼睫低垂着,规规矩矩地问安。
    端妃摆了摆手,神色虽急切但语气依旧平缓,问:“太医请起吧,三殿下如何了?”
    太医倒退一步,躬身回话:“回娘娘,三殿下只是入水受了惊,并无大碍。等殿下醒了再服几回安神汤受惊就好了。但最近这几日还是要小心照看着,免得着了凉。”
    端妃微蹙的眉梢舒展,点头道:“那就有劳太医了。”
    “慧芷,你随太医去拿了药方子。”
    见慧芷应了,端妃却又转了头:“太医,烦请太医到偏殿去一趟。”
    太医手上没有丝毫停顿,点头应允。
    沈澜和牧叶站在角落里,闻言都只是勾唇微微一笑,笑容弧度相似,眼底都是漠然。随后,两人便对视了一眼,在一片忙碌中惊措地走到了张霆身后一丈远的地方站稳。
    太医诊断无事,殿中诸人都是松了一口气,手下的动作更是敏捷了几分,再听闻端妃娘娘那话,不禁都有些羡慕。
    那穆家公子这会,该是入了殿下和娘娘的眼了吧。端妃眼见着慧芷取了太医的方子,随着太医一道退出了主殿,便转过头来看着殿中诸人。
    殿中一干人等被端妃淡淡的目光扫过,心底都是一凛,心里明白,这是该算账了。
    果不其然,端妃目光冰冷:“都给本宫仔细说说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!”
    张霆此时已经清醒过来了,不由得暗骂自己为何慢了一步,为什么就不跟着齐暄和穆谙棋一起跳下去,但此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    他越众而出,对着端妃行了一礼,这才苍白着一张脸,将事情一一说了。
    端妃一边听着,一边将下方众人脸色变幻全数收在眼中,待得张霆说完,她又问道:“沈澜,张霆说的可是事实?”
    沈澜脸上依旧仓惶,一副惴惴不安惊魂甫定的样子,听闻端妃问话,在原地站了一息,走到张霆身边同样对着端妃行了礼。
    “回娘娘的话,张霆说的,都是事实。”
    端妃点头,又问:“你们当时可曾看清了那鸟儿?”
    沈澜摇头:“小臣当时与殿下有些距离,又被千瀑苑中的声音盖过,并不知道殿下那竟然有这么一只小鸟。”
    端妃眸光一沉,红嘴白毛,这样的鸟世上多的是,这宫中亦有不少。宫嫔喂养的,宫外飞来的,都有。要找到这么一只鸟,谈何容易。
    “张霆,你且再想想,那只小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?你能不能知道它的品种?”
    张霆皱眉苦想了一阵,最后还是摇头,低声道:“娘娘,是小臣无能,请娘娘责罚。”
    沈澜也在一旁低声道:“小臣无能,请娘娘责罚。”
    端妃闭了闭眼,摇头道:“你们是有错,但这事要如何处理,却是要等皇儿醒了再论,且先起来吧。”
    张霆和沈澜都是齐暄的伴读,是齐暄的臣子,该如何处理,要由齐暄定论。她虽是齐暄的生母,位居妃位,但这些事情,她却是不愿插手,况且,她也想看看经了这么一遭,皇儿会不会有所长进。
    张霆和沈澜无奈,但也不敢抗命,只能站了起来,垂手躬立。
    幸而齐暄虽掉进了小潭里,但毕竟救援及时,并无大碍,不过一会儿功夫,就醒了过来。
    他咳嗽了一通,才睁开眼睛,睁眼便见得端妃那绝对算不上好看的脸色,视线往殿中一扫,便知道事情缘由了。
    只见他低垂着眼皮,弱弱地笑了笑,放缓了声音:“母妃.……孩儿不孝,劳母妃担心了.……”
    推卸责任什么的,在母妃面前还是算了吧。早点认了罚还会好一点。
    端妃看了齐暄这么一副模样,正想要说什么,但又看见了殿中的一堆伴读宫人,将刚到嘴边的话一收,道:“你既知母妃担心,就不要那么任性。唉,且好生休息着吧,一会儿的安神汤却是省不得的。”
    那小鸟的事,就等到皇儿休息好了再说吧。
    齐暄心下一喜,也知道纵然如今逃了,日后还是要被算账,他还该安分些,这样母妃心头才不会那么恼怒。
    “孩儿记下了。母妃,谙棋他,他怎么样了?”
    直到此刻,他仍旧记得,在掉下小潭的时候,那张惊慌着却依旧伸出手来的脸.……
    但是,齐暄看着端妃的眼珠子一转,余光扫过站立在不远处的沈澜。
    见着他脸上的惊惶不安,心底竟然莫名地一阵阵揪痛,居然比他当时掉下小潭时更加难受。
    齐暄的眼底闪过一道疑惑,端妃瞧见,也不由得扫了下方一眼,什么也没有发现,但纵是如此,她还是记下了。
    “穆家公子还在偏殿里,太医正为他看诊,你不用那么担心,且好生地养着吧。”
    齐暄听了,点点头,脸上有些疲惫。
    端妃见了,亲手扶着他躺下,又帮着他掖掖薄衾,道:“母妃到偏殿那边看看,你且好生休息。”
    “孩儿送母妃。”
    端妃站起身:“好了,你且休息吧。”
    一众人等都随着端妃离了内室,只留了端妃身侧的一些宫人在殿中守着。端妃领着一众人先到了偏殿问过穆谙棋的情况,又叮嘱了照看穆谙棋的宫人几句,这才另寻了一间偏殿处理事情。
    才刚开始问话,皇帝也到了。
    因着他的到来,事情便都一一交到了皇帝的手上。
    到得未时中,事情才有了个定论。
    穆谙棋、张霆和沈澜三人被轻拿轻放,只被罚抄了诗经十篇,齐暄则是被罚禁足,一日。
    七夕最精彩的是夜晚,齐暄就这样错过了.……
    至于宫人,则是各依宫规处置。但也有几个是得了赏赐的,其中,就有卫东。
    他是第一个跳入小潭的,所以就算他有些失职,但还是要赏的。
    而当日下午,穆谙棋的父亲被皇帝留了晚膳才放出宫去的。
    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dongkeji.net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dongkeji.net